返回首页|加入收藏|联系我们

产品分类
联系方式

北京建科源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人:罗经理
手机:13811071710
电话:86-010-53006606
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北京ONE五号楼1单元2501室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中国政府应主动帮助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
中国政府应主动帮助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
  • 发布日期:2012-08-02      浏览次数:1993
    • 太阳能是未来zui清洁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,光伏产业就是从事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的产业。利用太阳能的*方式是光伏转换,就是让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,产生电流,直接发电。而以太阳能发电所需的硅材料的应用开发所形成的产业链条,就是光伏产业。

      光伏产业是*的环保产业,也是各级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。截止到目前,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将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,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。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,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,已经成为*大光伏生产大国,占世界生产总量的50%以上。

     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可以用过上车来形容。光伏产业爆发性增长一直持续到2008年,之后,光伏价格直线下降,中国光伏产业迅速进入寒冬,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。据统计,全行业已经有7成企业停产,2012年一季度,包括江西赛维、尚德电力在内的10家境外上市光伏企业全部亏损,合计亏损高达6.12亿美元。

      在产业发展如此困难的情况下,中国光伏产业却接连遭受欧美反倾销调查。今年5月18日,美国*裁定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征收高达31%到250%的反倾销税;时隔两个月,欧盟光伏企业再次指控中国公司获得了非法补贴并进行了倾销,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。一旦征收反倾销税,将使中国光伏企业失去欧美市场,对处于困境的中国光伏企业是致命一击。

      中国光伏产业为何屡屡受伤?症结在于中国光伏产业的产业结构。中国光伏产业从诞生之日起,就是面向世界,为满足*需求而生存的。中国庞大的光伏生产能力98%用于供应海外市场,特别是供应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欧盟市场。

      这种产业格局在产业发展高峰时,问题并不突出,而一旦受金融危机影响,欧美国家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大幅下降,中国光伏企业与当地生产商的矛盾就突出起来,特别是中国光伏产能的严重过剩更加剧了这种矛盾。在这种情况下,企业往往只能被迫降价以求自保,从而加剧了本已存在的贸易纠纷。

      事实上,在面临产业严重过剩的背景下,中国光伏企业开工严重不足,面临严重亏损。现在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,没有能力主动搞倾销。

      实际上,中国非常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光伏产业。光伏产业虽然是*的环保产业,他的生产过程并不环保,是名符其实的高污染和高耗能。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,不是因为中国光伏企业的技术如何,而是因为中国的污染成本极为低廉。从一定意义上讲,这是浪费了中国的能源,帮助欧美国家实现了绿色。中国付出的污染代价不仅没有得到这些国家的肯定和回报,反而却遭受欧美国家的指责和调查,是极度不公平的。更何况,中国和欧美国家光伏企业的产业非常紧密,任何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制裁和限制,都将反过来冲击到欧美国家的相关产业,会将光伏产业置于非常危险的地步,zui终是损人不利己的双输局面。

      为帮助中国光伏企业渡过难关,首先,中国政府应主动采取必要、有效和及时的措施,加大与相关国家沟通的力度,协助企业打赢反倾销的贸易战,维护中国光伏产业公平贸易权益。

      其次,中国光伏企业要利用光伏产品价格下跌的契机,大力开拓国内市场。由于光伏产业是高度出口导向型产业,光伏组件的价格相当高,国内市场难以承受,造成光伏应用无法广泛普及,普及程度只是处于世界的下游水平。现在的价格下跌,国内的应用可能迎来爆发性增长。

      第三,加快产业结构升级。尽管中国光伏制造量达到了世界*,但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低端,盈利水平不够,对光伏产业上游技术掌握有限。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差异发展,让有条件的企业向上游发展,避免一窝蜂的在下游苦斗。

      zui后,还要深刻反思造成中国光伏产业目前被动局面的体制因素。各级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考量,患上了招商饥渴症,出现了重招商、重产能等虚幻症,至于企业投产后能否有效益,那就不是地方政府考虑的范畴了。只要一个产业被贴上高科技的标签,不管本地区是否具备产业发展基础,甚至连基本的科学原理都没有弄懂,就千方百计一定要大上快上光伏产业,甚至派出庞大的招商团带着指标到各地招商。这种招商饥渴症,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利用,个别企业打着高科技的旗号,从事房地产,忽悠地方政府。但愿严酷的经济现实,能够惊醒中国的光伏企业和地方政府,谨慎规划中国的光伏产业。

      小编语:由于欧债危机的再度恶化,德国、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陆续下调对光伏产业的补贴、大幅压缩光伏市场的需求。欧洲对太阳能产品的需求在市场的份额由2010年的78%一路下滑到2011年的58%。这对于主要依靠市场的我国光伏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“噩耗”。紧接着,美国提出双反调查、产量过剩、光伏组件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、股价暴跌、企业停产甚至破产……给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光伏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。但是随着国内上网电价的统一、补贴政策等各种利好政策的正式出台,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打开和国内需求的刺激,我们有理由相信光伏产业的寒冬即将冰消雪融。


       

      太阳能是未来zui清洁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,光伏产业就是从事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的产业。利用太阳能的*方式是光伏转换,就是让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,产生电流,直接发电。而以太阳能发电所需的硅材料的应用开发所形成的产业链条,就是光伏产业。

      光伏产业是*的环保产业,也是各级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。截止到目前,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将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,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。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,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,已经成为*大光伏生产大国,占世界生产总量的50%以上。

     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可以用过上车来形容。光伏产业爆发性增长一直持续到2008年,之后,光伏价格直线下降,中国光伏产业迅速进入寒冬,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。据统计,全行业已经有7成企业停产,2012年一季度,包括江西赛维、尚德电力在内的10家境外上市光伏企业全部亏损,合计亏损高达6.12亿美元。

      在产业发展如此困难的情况下,中国光伏产业却接连遭受欧美反倾销调查。今年5月18日,美国*裁定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征收高达31%到250%的反倾销税;时隔两个月,欧盟光伏企业再次指控中国公司获得了非法补贴并进行了倾销,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。一旦征收反倾销税,将使中国光伏企业失去欧美市场,对处于困境的中国光伏企业是致命一击。

      中国光伏产业为何屡屡受伤?症结在于中国光伏产业的产业结构。中国光伏产业从诞生之日起,就是面向世界,为满足*需求而生存的。中国庞大的光伏生产能力98%用于供应海外市场,特别是供应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欧盟市场。

      这种产业格局在产业发展高峰时,问题并不突出,而一旦受金融危机影响,欧美国家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大幅下降,中国光伏企业与当地生产商的矛盾就突出起来,特别是中国光伏产能的严重过剩更加剧了这种矛盾。在这种情况下,企业往往只能被迫降价以求自保,从而加剧了本已存在的贸易纠纷。

      事实上,在面临产业严重过剩的背景下,中国光伏企业开工严重不足,面临严重亏损。现在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,没有能力主动搞倾销。

      实际上,中国非常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光伏产业。光伏产业虽然是*的环保产业,他的生产过程并不环保,是名符其实的高污染和高耗能。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,不是因为中国光伏企业的技术如何,而是因为中国的污染成本极为低廉。从一定意义上讲,这是浪费了中国的能源,帮助欧美国家实现了绿色。中国付出的污染代价不仅没有得到这些国家的肯定和回报,反而却遭受欧美国家的指责和调查,是极度不公平的。更何况,中国和欧美国家光伏企业的产业非常紧密,任何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制裁和限制,都将反过来冲击到欧美国家的相关产业,会将光伏产业置于非常危险的地步,zui终是损人不利己的双输局面。

      为帮助中国光伏企业渡过难关,首先,中国政府应主动采取必要、有效和及时的措施,加大与相关国家沟通的力度,协助企业打赢反倾销的贸易战,维护中国光伏产业公平贸易权益。

      其次,中国光伏企业要利用光伏产品价格下跌的契机,大力开拓国内市场。由于光伏产业是高度出口导向型产业,光伏组件的价格相当高,国内市场难以承受,造成光伏应用无法广泛普及,普及程度只是处于世界的下游水平。现在的价格下跌,国内的应用可能迎来爆发性增长。

      第三,加快产业结构升级。尽管中国光伏制造量达到了世界*,但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低端,盈利水平不够,对光伏产业上游技术掌握有限。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差异发展,让有条件的企业向上游发展,避免一窝蜂的在下游苦斗。

      zui后,还要深刻反思造成中国光伏产业目前被动局面的体制因素。各级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考量,患上了招商饥渴症,出现了重招商、重产能等虚幻症,至于企业投产后能否有效益,那就不是地方政府考虑的范畴了。只要一个产业被贴上高科技的标签,不管本地区是否具备产业发展基础,甚至连基本的科学原理都没有弄懂,就千方百计一定要大上快上光伏产业,甚至派出庞大的招商团带着指标到各地招商。这种招商饥渴症,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利用,个别企业打着高科技的旗号,从事房地产,忽悠地方政府。但愿严酷的经济现实,能够惊醒中国的光伏企业和地方政府,谨慎规划中国的光伏产业。

      小编语:由于欧债危机的再度恶化,德国、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陆续下调对光伏产业的补贴、大幅压缩光伏市场的需求。欧洲对太阳能产品的需求在市场的份额由2010年的78%一路下滑到2011年的58%。这对于主要依靠市场的我国光伏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“噩耗”。紧接着,美国提出双反调查、产量过剩、光伏组件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、股价暴跌、企业停产甚至破产……给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光伏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。但是随着国内上网电价的统一、补贴政策等各种利好政策的正式出台,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打开和国内需求的刺激,我们有理由相信光伏产业的寒冬即将冰消雪融

     
    QQ在线咨询